国是大医智库

导航

什么是传统文化?

文章来源: 《传统文化十二讲》     发布时间: 2023-10-14 14:40

什么是传统文化?(图1)

什么是传统文化?何谓“有知识,没文化?”

“传”,就是传承、流传的意思。“统”,原来是指蚕丝的统绪。从这两个字告诉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善道有统、源远流长的文化,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以儒释道为主体,以诸子百家为补充的“志于道”的文化。那我们在这个系列讲座之中,都是以这一个定义来讲传统文化。

那我们看什么是“文”?这个“文”后来的意思就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当然也包括了建筑、雕塑等等。

在这里,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其实是和它的汉字和文言文发明有关系。正是因为汉字古今一致,行文基本不变,所以使得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承传至今。

比如说我们现在孩子们上语文课,我们认为这个“语”和“文”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码事。这个“语”,就是我们的日常用语,这个“文”就是我们写文章的文字。中国古人发现,如果我们的日常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言,如果不加区分的话,会有什么弊端呢?我们的日常用语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扩展,不断地丰富。比如说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半,再回到中国的时候,有很多词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什么叫“粉丝”?什么叫“顶”?什么叫“pk”?这些都是外来语,就直接用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如果一个人不在这生活四五年这些就听不懂。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那过四五年就有很多的词看不懂,再过十年八年,再过上百年上千年,如果后人再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就完全不知所云,就像读天书一样了,那这样就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智慧承传下去。

中国的古圣先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写文章传达思想、传达经验、传达智慧的时候,都采取了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那这有什么好处?只要后人也学了文言文,他掌握了这种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和孔子、孟子直接交流,他们的智慧文化就可以承传下去。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确实不是偶然的,有祖先的智慧在其中。这个文字,包括文言文,相对于西方的文字而言,它都能够保持不变,所以才能够把智慧承传。

而这个“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的意思,本意是“教行”。凡是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够接受这个道业,变化气质、远过迁善,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若干变革,这个变革就称为“化”。

“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曲调,当然包括雕塑、建筑等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所以这个“文化”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

比如说我们经常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把这首唐诗倒背如流,考试的时候答一百分,默写下来一个字都不错,但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还会把米饭、馒头扔得到处都是,不懂得节约、珍惜粮食,这个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

因为我们学了这首诗,对于我们的行为方式,对于我们的气质没有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要避免的一个倾向,就是不要把它当成知识来学习,而与我们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工作毫不相关。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学儒”,而不是仅仅的“搞儒学”。

那么“学儒”和“儒学”的区别何在?《中庸》上有一句话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后边还有一个“笃行之”。如果没有这个“笃行之”,那就是“搞儒学”,有这个笃行之,能够知行合一,这个就是“学儒”。

我们想象一下,孔老夫子他带徒弟的目的,他教授生徒,并不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写出长篇大论,能够去评博士、评教授,而是希望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启发,这就是“读书志在圣贤”,和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读书志在赚钱。

在《论语》上有四句话特别的重要。它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儒家的总纲领,也就是说,我们“学儒”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求道”,而“求道”的方法和“求学”的方法就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何在呢?《老子》上也说了,它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学习道的方法、求道的方法,它是要减损,所以学道的过程不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广学多闻;而为学的目的是求得广学多闻,求得知识越多越好。

但是中国的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你知道得再多,只要你有知就会有所不知。你看整个世界的知识是“一”,你只要有知的,那一定有不知的。那怎么样做才能够达到无所不知?那就是必须求“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

用这个镜子来比喻,镜子上面什么都没有,所以“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就是外国人来了会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来了会现中国人的相。为什么它能够现所有人的相?因为它本身没有图像,这个就叫无知,而这个无知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它就和志于学的文化、求知的文化是不同的,它是求智慧的文化。而智慧是本自具足,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这个“明德”,就是我们本来有的一种智慧明德。

“游于艺”,游者,泳也。什么叫“游”?就是要到深层次的去游,这才叫“游”。比如说我们学一个技艺,学到一定的深度的时候,它就可以和道相通。古人讲的琴棋书画,讲的礼乐射御书数,你学到一定深度的时候,都可以达到对道的了知。所以我们看古代的这些词,说“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读书志在圣贤”、“读书贵在变化气质” ,还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为什么三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了?因为我们三日不读圣贤书,自私自利的习气就产生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交往的时候就处处成障,面目可憎。

很多人说了,我活的很好,为什么要成圣成贤?因为圣贤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圣贤就是得道之人,这样的人就是圣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圣贤,只不过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从圣人变成了凡夫。

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有知耻之心。我们看这个“耻”字。正体字的“耻”字是一个“耳”加上一个“心”,从心而生,它的意思是“辱”的意思。你看到这个字就知道什么叫“耻”了。每当我们闻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而心生惭愧,表现在外面就是面红耳赤。孟子特别强调“耻”字。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一个人有羞耻心,这个太重要太重要了。为什么重要——“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如果有了羞耻心,你就能够改过自新,“知耻近乎勇”,最后成为圣人,成为贤人。而一个人把羞耻心给丢掉了,那就会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

在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四篇家训之中,他对这个话进行了发挥。他说:“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让我们想一想,古代的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们和我同样是人。“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百世的师表,到今天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人还愿意向他们学习,一提起他们还非常的尊敬?而我自己,却是一身瓦裂。这个“瓦裂”就是指陶制的器皿,但是这个陶制的器皿却破碎了,结果怎么样?那就是一文不值。“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也。”过分地沉溺于感官的享受、欲望的满足,偷偷地做着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这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天一天地堕落为禽兽而不知不觉,反而还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所以圣贤人和一般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圣贤人一个错误都不犯,而是他知过能够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什么比改过更大的善了。

在《礼记》上,也有一句话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你看这个鹦鹉能够学人讲话,鹦鹉学舌,但是它不过是一只飞鸟而已。猩猩有的时候智力很高,也会学人讲话。虽然如此,它也不离禽兽之身。现在的人不懂用礼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他虽然能够讲话,不也堕落成为会讲话的衣冠禽兽了吗?所以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生起知耻之心。学习经典,就要对照经典来改过自新。

什么叫会读书?古人说:如果你读《论语》,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论语》之后还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论语》就是未曾读。读《论语》是教导人识义礼,不是为了中举人、中进士而设的,是教千万士,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而设的。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这才是读书。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所谓的“中国精神”。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文章摘自《传统文化十二讲》,系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于2019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的讲座。


本网声明:
1、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本网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3、本网转载的文章,在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予以转载。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guoshi.ac.cn 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证书查询 本网声明 邮箱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