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顺掌门:中医治疗癌症(肿瘤)的源流及机理
所属栏目:掌门论道 文章来源:蜀山夙道派高等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10-22

  癌,医学上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一般所说的“癌症”,习惯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60%的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和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区,死亡数占全世界癌症病例的70%。预计未来15年,每年全球的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上升到每年1300万人。而在中国,2015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29.2万例,平均每天1.2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其中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2/3,2015年平均每天约有7000人因癌症死亡。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

  一、中医诊治癌症(肿瘤)的重要历史源流

  癌症(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古代文献并没有肿瘤的病名记载。在中国医学史上,古人对肿瘤的认识最早始于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在甲骨文上已记载“瘤”的病名,这是迄今为止中医记载肿瘤的最早文献。先秦时期,治疗肿瘤类疾病的专科医生“疡医”主治的“肿疡”,不但包含中医外科常见的疮疡类疾病,也包含目前临床上的肿瘤疾病。在当时在治疗上就已经主张内外结合,内治“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调之”,外治则用药外敷、腐蚀恶肉,这种治疗方法也是现代治疗癌症(肿瘤)的常用方法。

  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约7种病症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肿瘤的症状类似,对于肿瘤疾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和治疗都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汉代张仲景(医圣)《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和提示了肿瘤的病机、预后、治法。对反胃、妇人癥瘕等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处方用药有较为详细的阐述,还较明确地指出了某些肿瘤的鉴别与预后,书中的方剂如鳖甲煎丸、大黄虫丸、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肿瘤所用。

  同时期的著名医家华佗认为,肿瘤的起因由脏腑“蓄毒”而生。华佗治疗噎膈反胃方中有丹砂腐蚀药物,对体表、黏膜肿瘤的外治方法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后汉书·华佗传》就有关于外科手术割治胃肠肿瘤类疾病最早记载,开创了人类手术治疗内脏肿瘤的先河。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肿瘤病因证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肿瘤疾病病因、病机与症状,记载有运用肠吻合术、网膜血管结扎法治疗肿瘤疾病,这在肿瘤治疗学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唐代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同时代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诸多治疗肿瘤的方药,使用大量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僵蚕等,为后世使用虫类药物治疗肿瘤提供了借鉴,特别是用羊甲状腺治疗瘿瘤的病例,开创了内分泌治疗肿瘤的方法。

  宋代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提到用麝香膏外贴治疗“癌发”。

  金元时期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提出“养正积自除”,被后世医家推崇,中医学治疗肿瘤以扶正为主,不但可以控制肿瘤,而且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已成为中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则之一。朱丹溪倡“相火论”,对反胃、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治疗,对后世肿瘤从痰论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明代温补派代表张景岳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提出了对噎膈、反胃等病的不同治法,还提出及早治疗轻浅病证以防止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发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丰富的抗肿瘤药物如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百余种。《外科启玄·血瘤赘篇》记载采用割除法、药线结扎法治疗外突明显而根部细小的肿瘤、蒂状纤维瘤。

  清代已开始强调肿瘤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吴谦主撰的《医宗金鉴》提出,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也是可以治愈或“带疾而终天”的,这与我们现在临床上“带瘤生存”的观念是一致的。明清时期的医药文献中,还有关于类似阴茎癌、舌癌等的记载,并将“舌菌”“失荣”“乳岩”“肾岩翻花”列为四大绝症,当时已充分认识到恶性肿瘤的预后不良。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医发展进程中,对于癌症(肿瘤)的命名并没有统一的命名原则及标准,有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命名的,有以病因病机命名的,常常会出现同一种肿瘤由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导致名称各异,或者一种肿瘤病名有可能包含几种现代医学概念上的癌症名称。

  二、中医对癌症(肿瘤)的认识、辩证和常用治法

  中医学认为,癌症(恶性肿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邪毒乘虚而入,蕴聚于经络、脏腑,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属虚,局部属实,因此对于肿瘤而言,辨明肿瘤的正虚,邪实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学治疗肿瘤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历代医家治疗主张“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等,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中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医中药治疗中的许多优点,也正是目前西医治疗中的不足之处。一般来说,中医治疗肿瘤依然遵循中医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法则,主要特点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治标与治本治标相结合、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相结合。

  当前,中医学治疗癌症(恶性肿瘤)的常用治法有扶正培本、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活血化瘀等,其中对扶正培本、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三大治则研究最为深入,得到中西医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扶正培本法扶正培本法主要用于正虚,临床上常用具有扶助正气、培植本元的药物治疗虚损不足。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体内的阴阳、气血、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治疗邪热壅盛的癌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肿块增大,局部灼热肿痛,口渴,小便黄赤,便秘或黄疸,苔黄,舌质红绛,脉数等。常用药物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龙葵、七叶一枝花、蛇莓、白英、蒲公英、山豆根、土茯苓、天葵子、冬凌草、紫草、野葡萄藤、藤梨根、红藤、菝葜、黄芩、黄连、黄柏、墓头回、水杨梅根等。清热解毒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使中医治疗癌症(恶性肿瘤)疗效得到提高。

  ——化痰软坚法适用于一切痰凝之证,如肿块、淋巴结肿大等。常用药物有夏枯草、海藻、皂角刺、昆布、生牡蛎、海带、瓦楞子、山慈姑、天南星、泽漆、海蛤壳、蛇六谷、半夏、僵蚕、猫爪草、瓜蒌皮、瓜蒌子等。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治疗肿瘤有瘀血之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肿块,痛有定处,肌肤甲错,舌质青紫或黯,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有青紫斑点,或静脉扩张,脉细弦或涩等。常用药物有三棱、莪术、川芎、丹参、地鳖虫、赤芍、红花、当归、穿山甲、鬼箭羽、王不留行、桃仁、石见穿、凌霄花、生蒲黄、五灵脂、水红花子、乳香、没药、水蛭、蜈蚣、全蝎等。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行、消散瘀血、改善血液循环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抑制肿瘤的生长及消除肿块等作用。同时应用活血化瘀方法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提高放化疗的抗癌效应并减轻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理气降逆法适用于气机失畅而致的气滞与气逆之症。临床表现可有胸闷,胸胁胀痛,胃脘及腹部胀痛,吞咽困难,气急,咳嗽,嗳气呃逆,呕恶,乳房作胀,肿块作胀,里急后重,脉弦滑或细弦,苔薄白等。常用药物有:八月札、枸橘李、陈皮、川朴、砂仁、叩仁、木香、川楝子、香附、乌药、枳壳、枳实、槟榔、苏梗、玫瑰花、月季花、绿萼梅、旋覆花、降香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肿瘤领域不断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实验和临床角度对肿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注重西医辨病,强调中医辨证,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和现代医学接轨,不断开拓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参考了《中国医学史》《中医肿瘤学概论》《中医各家学说》《中药学》和网络有关内容,一并致谢